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西子 陈君
4月16日,“00后”株洲籍大三学生朱剑钒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承载着希望的260毫升“生命种子”即将为远方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重启新生。
中午12时,在无菌采集室内,血细胞分离机持续运转,朱剑钒平静地注视着殷红血液在透明管路中流淌。历经5小时采集,这份特殊的“生命礼物”将由专人护送至千里之外,为匹配成功的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曙光。至此,株洲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达52例。
2002年出生的朱剑钒,就读于武汉大学。时间回溯至2023年5月,武汉大学“守护生命,医路相髓”活动中,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朱剑钒特意前往现场并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这种生命‘奇遇’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一。还记得当时播放的宣传片中,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在我心里埋下种子,当真正有机会成为那个‘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匹配者时,我必须站出来。”谈及捐献初衷时,朱剑钒目光坚定。
“可以,我同意捐献!”2024年12月9日,朱剑钒接到株洲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配型成功”的来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这一通电话也让朱剑钒立即开启“生命护航计划”——为了达到捐献标准,他调整作息、日均5公里长跑、科学膳食管理,两个月时间成功减重10斤。“孩子,这是救命的大事,我们全力支持!”在咨询医学专家确认捐献安全性后,父母的理解化为最坚实的后盾。
“你看,连我们的细胞都在为你努力呢!”采集前夕,朱剑钒在给患者的祝福卡上写下温暖寄语,鼓励远方的患者早日走出病痛阴霾,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西子 陈君4月16日,“00后”株洲籍大三学生朱剑钒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承载着希望的260毫升“生命种子”即将为远方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重启新生。中午12时,在无菌采集室内,血细胞分离机持续运转,朱剑钒平静地注视着殷红血液在透明管路中
2025-04-16 21:23:00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新华社记者王雨萧、王亚宏16日,中国经济首季成绩单出炉,GDP同比增长5.4%,多项具体经济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开门稳”来之不易,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也为阴云笼罩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信心。这份成绩单,难能可贵。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不利影响加深,国内结构调整阵痛
2025-04-16 21:21:00掌上春城讯在昆明市延安医院,每天都发生着医生与生命赛跑的全力以赴。近日,妇科团队携手多学科专家,成功为一名患有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且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实施了手术,让她在绝望中重获新生。51岁的钱女士因“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曾接受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并伴有肺动脉高压
2025-04-14 17:40:00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在抓药称重。王堃摄/光明图片中医与西医各有千秋,二者相辅相成。在病情缓解期,中医重在扶正固本,西医则重在精准控标调量;在疾病复发期,西医则重在有效控标,中医则重在跟踪监护,以确保机体康复。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已有很多较为成熟的范例。高血压:尽管西药能够迅速降低血
2025-04-12 03:40:00于春波让患者“断肢重生”。受访者供图于春波的手,是显微镜下的“绣花针”。血管细若游丝,神经密如蛛网,他却能用比发丝更细的线,在血肉中编织生命的经纬。于春波,中共党员,现任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业30年,他让3000多台手术成为“断肢重生”的奇迹,用指尖的细腻缝合了无数破碎
2025-04-11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