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婧
四月的松花江畔,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内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塔吊林立的智能机器人岛施工现场,马达轰鸣的中国星谷产业园工地,蓄势待发的先进装备智造产业园,共同勾勒出一幅以“大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今年以来,哈尔滨新区已开复工市级重点项目68个,全年将推进114个市级重点项目,项目数量、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居哈尔滨市首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市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达91个,其中商业航天、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项目60个,占比近七成,正成为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深哈产业园北侧,中国星谷产业园建设大幕已经拉开。施工现场,钩机、推土机、运土车辆相互配合,马达轰鸣中土方开挖迅速推进;搬砖、砌筑,在几十名工人的忙碌中,临时建筑用房节节攀升。
“园区建设分为两期,从2025年至2028年,我们力争今年10月一期生产厂房达到企业装修条件,明年形成产能。”哈尔滨新区产业投资集团工程部部长朱玉山介绍,这座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将建设卫星整星制造生产线、航天火箭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目标直指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中国星谷加速推进的背后,是新区抢占商业航天制高点的雄心壮志。项目依托工大卫星等领头羊企业优势,着力构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全链条产业生态,预计到2027年将带动新区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我们坚持‘招商先行、需求导向’的运营理念,通过定制化厂房建设,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哈尔滨新区产业投资集团园区发展部部长马启程介绍,目前园区已为黑龙江火地往返科技、哈尔滨星网动力、京蓝科技等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涵盖建筑荷载、工艺布局等关键环节,确保企业“拎包入驻、高效投产”。
距中国星谷不远处,智能机器人岛项目现场塔吊高耸,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今年3月15日复工以来,200多名建筑工人各司其职,加班加点抢工期。
“我们根据进度计划合理组织交叉作业,确保各工种按时间节点有序施工,全力争取今年9月底前达到企业入驻装修条件。”智能机器人岛项目部部长康松林说。
这个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基地,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尖端科研资源,主要建设机器人研发生产区、机器人应用场景模拟区,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龙江策源”的智能机器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示范区,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
“‘一岛一谷’是新区致力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地的两大标志性项目,也是新区向‘新’而行、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哈尔滨新区发展改革局局长张弛表示,未来新区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龙江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哈尔滨新区环西地块内,另一重点项目——哈尔滨新区先进装备智造产业园的17栋楼宇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配套设施施工,将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
“目前园区意向签约面积已达98%,预计交付时实现开园即满园。”哈高新区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小兵介绍,园区自2024年启动建设以来同步推进招商工作,目前已集聚了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类企业。
新区还着重提升园区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研发支撑能力,引入哈工大新材料与焊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华德学院应用型工程师培养基地等项目,为园区企业提供公共研发、中试平台和应用型人才储备,精准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解决科技型人才招工难等问题。
“我们今年4月初签订入园协议,主要看中园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园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的生态优势,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哈尔滨邦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贵说。作为一家专注于特种焊接材料、工艺、产品及装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邦定科技拥有22项发明技术专利,入驻园区后生产规模将大幅提升,并能与园区内企业形成配套,推动企业发展。
据介绍,目前入驻园区企业的产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节能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比如灵动科技研发的激光除草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除草精度可达毫米级;冰雪欢腾公司研制的高端冰雪装备,其核心性能指标已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正在助力中国冰雪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这些“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的集群发展,正在为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新区创新机制的有力支撑。新区发改局启动“项目谋划储备服务之冬”百日攻坚行动,利用冬季“黄金100天”时间,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推动项目前期工作提速,全面提升项目建管质效,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梯队。
“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项目谋划储备工作,重点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机器人岛、中国星谷、‘十五五’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等领域进行谋划储备。”张弛介绍,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新区创新建立“双保险”机制,对未开工项目实行“区领导包保+服务专员”双重保障;建立日调度机制,专班解决企业难题;建立与项目建设单位、相关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推进会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哈尔滨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正迎着春光破土而出。
胜利南路南延工程(一期)选址意见的批前公示 建设单位: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项目名称:胜利南路南延工程(一期) 项目位置:芝罘区、莱山区 建设规模:该项目用地应控制在18.1267公顷以内,总长约4.2公里。 现就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2025年
2025-04-21 10:17:00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4月19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此次广交会广州交易团共有923家企业参展,展品呈现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趋势,第一期参展企业成绩亮眼,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意向订单均实现较大增长。本届广交会首设机器人展馆,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
2025-04-21 09:39:00□本报记者 薛婧四月的松花江畔,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内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塔吊林立的智能机器人岛施工现场,马达轰鸣的中国星谷产业园工地,蓄势待发的先进装备智造产业园,共同勾勒出一幅以“大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今年以来,哈尔滨新区已开复工市级重点项目68个,全年将推
2025-04-21 09:20:00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兰珍14.5%——这是2025年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这一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加速增长,背后是创新动力的增强。今年以来,四川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先进技术不断推出和应
2025-04-20 20:40:00初夏时分,茧破新声。这一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顺德企业又和老朋友们见面了。在美国发动关税战的背景下,顺德制造频出新招,顺德设计快速“圈粉”。在蓬勃发展的顺德,创二代能守善攻,越来越多95后大学生选择扎根工厂,为当厂长目标而奋斗。在这周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
2025-04-20 14:05:00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春日暖阳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绒毯,一顶顶帐篷恰似彩色蘑菇、星罗棋布,构筑起梦幻的“帐篷森林”。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追逐,手中的风筝迎着春风扶摇直上,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家长们惬意地摊开野餐垫,摆上春日限定美食,大家一边品尝,一边分享生活趣事……眼下,户外经济正以破竹之势席卷而
◆最新公示,事关胜利南路南延 ◆青海玉树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广交会一期广州交易团意向订单破10亿美元,机器人产品受热捧 ◆第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向新向好 ◆68个项目开复工 哈尔滨新区以项目矩阵激活新质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