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屈原夫人是谁(屈原跳江是为了哪个女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13:33:22    


屈原,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出身豪门,温柔体贴,有情趣,有担当,有抱负,有匡世济国之志。这样一个浪漫的诗人,有多少爱情的体验?《九歌》基本上是美丽的情歌,《离骚》写了天上地下三次求女,如果屈原没有丰富的爱情体验,能写得这样情意绵绵,能有这样热切的想象?屈原,怎一个多情痴情种,最后怎落得被一个女人逼得跳江?

原配昭碧霞

历史上对于屈原的妻子记载很少,据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引《襄阳风俗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品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讲明屈原的老婆是屈陈(臣)氏在包粽子。

“公元前322年,屈原与昭碧霞定亲了。屈原时年18岁,碧霞16岁。”昭碧霞是屈原的结发妻子,陪他大半生,是屈原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昭碧霞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加之容貌秀丽堪称完美,是位才华和容貌皆令人心向往之的大家闺秀。

昭碧霞出身高贵蕙质兰心,精通音律,是楚国名动天下的“第一琴师”。无论是垂首弹奏箜篌还是泪目盈盈都让人心动,都显得温婉娴静。屈原和昭碧霞的婚事是楚怀王亲自赐婚的,所以就算屈原再有千般无奈和不愿,也必须要和昭碧霞完婚。

其实,昭碧霞何尝不是一个悲剧呢?嫁给了不爱自己男人。

但昭碧霞是个情商极高的女子,更难得可贵的是,昭碧霞一生极富有奉献精神,敢爱敢恨、长情坚韧,即使知道丈夫屈原爱着别的女子,依旧不悲不怨,不争不抢,默默守候默默支持,对丈夫屈原充满钦佩和关怀,无论顺境逆境皆对屈原不离不弃,将楚女的痴情诠释得淋漓尽致,还将屈原的诗谱成琴曲流传千古。

真爱莫愁女

莫愁出生在楚国一个寒微的百姓人家。据说她刚出生时不停的啼哭,她父亲就抱着她哄:“莫哭,莫哭。莫悲,莫悲。莫愁,莫愁。”听到“莫愁”两个字时,她的哭声一下子就止住了,于是父亲就为她取名为“莫愁”。莫愁在桃花流水中长大,出落得三月桃花似的好颜色,秀美如仙子。她从小爱好歌舞,歌如黄鹂啼啭,舞似彩蝶蹁跹。

莫愁女的美貌与歌舞才华,让他声名远播。十七岁那年,楚顷襄王慕其名把她征进宫做了歌舞姬女。在楚王宫中,莫愁女得以与屈原结识,并得到他的指导,翻古传高曲,融楚辞乐声。

遥想两千多年前楚宫梨花如雪的歌舞苑,他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动,她的裙袂在足尖上飞扬。轻轻舞,缓缓歌。歌喉宛转,声如枝上流莺;舞态翩跹,影似花间凤转。《阳春》一曲,她舞出无限春光明媚;《白雪》一调,他弹出清清泠泠的雪竹琳琅。《阳春》《白雪》的天籁之音,就在他的抡指下、她的清歌中,成为千古绝唱。

秀美如仙的莫愁,与俊美无双的屈原,这么出色的两个人,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极致美貌,站在一起简直如随珠合璧,于是,出生于名门千古第一浪漫诗人屈原,爱上了民间女奴莫愁女。

然而,身处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楚国,二人虽相知相恋,却不能相守相依。战乱年代里那些顽固的权贵之争,纯粹而又脆弱美好的爱情妄想冲破黑暗,接受阳光的洗礼谈何容易。为了坚守那份来之不易的爱情,为了冲破命运的桎梏,二人不畏门第之别,相爱相惜,他们在同这些恶霸、权贵的激烈斗争中卷入了宫廷权争、家国情仇的漩涡,最终没有逃离这一枷锁。

在楚国灭亡后,屈原仅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复国,此时的屈原心已经死亡了,跳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莫愁女因为屈原的死,十分伤心,便独自乘舟离开了他们所生活的地方。

相爱相杀郑袖

有传说道,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迷恋屈原不得,于是因爱生恨,勾结靳尚设下阴谋诡计陷害屈原,致使其被发配边疆。屈原才因此郁郁不得志,写下众多千古名篇。也有说郑袖、屈原二人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后来被楚王发现了,所以屈原被逐出皇城。屈原自杀也是伪造的,其实是被谋杀的。

传闻一:

屈原本身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而且长得英俊爽朗,再加上诗书礼仪都懂得。所以在郑袖眼中,屈原就是一个花样的美男子啊,至少比深居宫中大腹便便的楚怀王帅气的多,才气的多。

所以很少接触到其他男人的郑袖对屈原有着迷恋的感情也不是不可能的,后来说屈原惨淡的下场就是郑袖迷恋不得因爱生恨,在楚王身边谗言,最后使得屈原被赶出了都城。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混战连绵,彼时的屈原还是个热血青年,励志为民除害,报国报民。时值著名说客苏秦主张合纵六国,屈原积极赞同此事。对屈原心怀嫉妒的公子子兰等人早就看他不爽了,于是三五成群总在楚怀王身边说屈原的坏话,楚王也将信将疑起来了。

其中有个奸臣靳尚,就唆使起郑袖起来。郑袖看着自己心中暗恋的对象如此高冷,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原本就小小的心一下子痛起来,化为对屈原的愤恨埋怨之情,最终成了陷害屈原的恶毒之心。原本还将信将疑的楚怀王,在郑袖的谗言下终于开始怀疑屈原起来了,毕竟他是不折不扣的妻管严。悲剧的屈原就这样被逐出都城,大志未实现的他抑郁寡欢,直到看到楚国被灭,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沉入江底。

传闻二:

有学者对屈原的《湘夫人》感到疑惑,对屈原和郑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看法。这篇楚辞中,虽用了极隐晦的笔法,但是屈原对湘夫人的爱慕之情是异乎寻常的。而且湘夫人就等同于楚国夫人,彼时的楚国夫人正是郑袖。加上屈原本是楚怀王身边的近臣,曾经官位做到相当于副丞相。性格聪慧而又姿色美艳的郑袖肯定会有很多机会见到这位才子,一来二往两人暗生情愫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学者怀疑屈原的《怀沙》并不是他本人所作,是有人代写的,因为文中有很多文笔不是屈原的风格。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屈原的死并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想杀屈原的人自然是楚国皇城里的人。但是百姓不愿意这样爱国的屈子同深宫中那阴险狡黠的郑袖相连,所以掩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其实,郑袖的阴险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她也只是个背井离乡的女人,在面对真爱时,或许也只是个想拼命抓取的可怜女子。

红颜知己婵娟

“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

婵娟是一个美丽、可爱、清纯的女孩子,与屈原同时代、地域,据说是屈原的女学生。婵娟理解屈原、敬屈原、爱屈原,是屈原难得的知音,深身影响着三闾大夫;甚至,她还是屈原的救命恩人,为了屈原而牺牲了自己。

作为屈原的侍女和弟子,她对老师无比尊敬和爱戴,对老师合纵“联齐抗秦”的主张深信不疑,对老师在维护楚国独立和尊严这一神圣事业中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在她看来:“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先生如果死掉,那我们楚国就会完了。”面对南后对老师的诬陷,她坚信老师的道德情操是无比高尚的,发誓要同老师共忧愤、同生死。她挺身而出,当众揭露南后和张仪等陷害老师、出卖楚国的阴谋罪行。她在被关进监牢时,担忧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老师的安全和下落。后来她接受卫士搭救,化妆逃出囹圄,也完全是为了“去救三闾大夫”。她的心地如水晶般明净透彻,她鄙夷任何虚伪诡诈、朝秦暮楚,她愿意为自己所热爱的人物和事业献身。最后她误饮奸人企图毒害老师的毒酒,不幸中毒身亡。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因能代替老师先赴死而感到幸福,表示死而无憾。

婵娟在误饮毒酒临终前的一番表白:“先生,那酒有毒。保全了先生的生命,我真高兴,我是多么的幸运啊!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跟着您,您是我们楚国的砥柱中流,我爱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先生,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我将我这微弱的生命,换得了您这样可宝贵的存在。先生,我死而无憾,您可要多多保重,提防毒手。”


这是怎样的第一知音、红颜知己?你能说他俩之间不是互相地有着深深的情意?

一份隐秘的爱恋,愈是隐秘,就愈是热烈。即使她已经离开,这份热烈也不曾冷却。

她死后,他时常留连汨罗江畔,或许在他还念的眼眸中,对对拱桥一如她的淡淡双眉,粼粼水波一如她的滟滟眼波。

暗恋一个人,总会忍不住想念,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独感会油然而生,想念的气息游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浅浅的忧伤,但心里也会感到一丝丝的甜蜜,那些深深浅浅的思念,都是因为喜欢。

情由心动,爱由心生,对一个人的喜欢,没有缘由,那个人的名字总会在你的心间起起落落,尽管你知道对方离你很远很远,可对他的喜欢和欣赏,却一刻都不曾改变。

那个深藏在我们心底的人,那个午夜梦回拼命想念的人,那个让我们心甘情愿掏心掏肺的人。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尘埃里开出的罂粟花,拥有着最诱人的美丽和最致命的欲罢不能。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