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欧洲央行行长:美国关税政策是“短期干扰”和“独特机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38:00    

当地时间4月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了欧元区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3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2.2%,环比上涨0.6%,均与此前市场预期相符。

自去年6月到今年3月,在通胀逐步走低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已进行了6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本月17日,欧洲央行将举行新一次货币政策例会,据外媒报道,当前,欧洲央行内部围绕货币政策走向存在分歧。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比利时央行行长温施近日表示,由于美国贸易政策使欧洲央行的决策变得复杂,欧洲央行应考虑在4月的议息会议上维持现行利率不变。

但葡萄牙央行行长森特诺则认为,欧洲央行没有理由在4月份暂停降息。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当前欧洲经济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是导致欧元区各国货币政策立场不同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看,现在欧洲面临着经济复苏放缓,特别是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导致欧盟内部增长乏力。

从外部看,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包括关税战也影响到欧洲整体的经济复苏进程。此外,地缘政治的紧张,包括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也使得欧洲央行内部出现分歧。

从欧洲的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讲,面临着两难境地。从去年6月份以来,欧洲央行已经多次降息来应对通胀问题,一方面是要降低借贷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增长。

但过度降息带来了金融上的不确定性,不排除未来欧元区通胀上升的可能性。

在欧元区3月通胀数据公布前一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即将实施的“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将对欧元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拉加德表示,如果欧洲采取对等的关税措施,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会进一步放缓,增速预计将下降0.5个百分点。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

张茉楠认为,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会显著拉低欧洲经济增速。

欧洲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贸易战会极大地影响欧洲经济的稳定性。

新一轮关税战将会进一步下拉欧洲经济的增速,此外,会使一些特定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推动欧洲的通胀压力。

从产业角度看,特朗普主要针对的是欧洲的钢铁和汽车行业,而这些行业又是欧洲的产业支柱。关税战会进一步冲击欧洲整体的产业竞争力,甚至导致一些产业外流,这些因素都使得拉加德对美欧的贸易战持悲观预期。

拉加德认为,尽管美国关税政策会对欧洲经济造成“短期干扰”,但这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独特机遇”。她说,特朗普对欧盟征收关税应该是欧洲大陆“走向独立”的开始。

路透社报道截图

张茉楠分析指出,欧洲在美国关税政策压迫下的“经济独立”,具有双重影响。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实施的对外经贸政策,进一步冲击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稳定性,无差别的关税政策也加剧了美欧关系的撕裂。

拉加德提到的欧洲“走向独立”,更大意义上是要通过强化自身的经济韧性和自主性,包括一些产业的独立性,来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即欧洲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欧洲的政策进一步走向独立,反过来会加剧欧盟对于内部产业的保护,因此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加强欧洲的经济自主,但也会带来更大范围内的产业保护,这是一种消极表现。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陈濛 张晗

编辑丨林维 印梅梅 王雨芊

签审丨闫明 江爱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