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吴刚
4月17日召开的全市推动“一区一策”多元特色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突出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优势,服务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如何理解这次会议提出的“因地制宜、多元特色”?
先来看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有句古话,叫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朴素而深刻——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事物的形态与发展。在区域经济这片广阔的田野上,也遵循同样的逻辑。那种“一个方子包治百病”“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早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再来看世界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世界经济发展的版图,其实是一幅由各具特色的区域板块拼接而成的生动画卷。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区域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人才结构。试图用统一模式去“拉平”这些差异,不仅效率低下,更会扼杀区域的潜在活力。
以德国为例。德国经济的强大,并非只靠西门子、奔驰等巨头,更在于其广袤的区域内,散布着成千上万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全球的中小企业,即“隐形冠军”。巴登-符腾堡州的精密机械、巴伐利亚州的汽车与电子、北威州的化工与能源,各有侧重,形成了一个多元互补、根植性强的产业生态。这正是“一区一策”的生动体现,其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研发体系都紧密围绕当地的产业特色展开。
德国的这些案例雄辩地证明,尊重区域差异,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普遍规律。
最后来看重庆。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域内部差异显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产业基础各有侧重。这决定了重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也更有条件践行“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多元特色发展”的理念。
客观地说,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上存在“路径依赖”和“跟风”现象,导致产业结构趋同、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要打破这一局面,就必须摒弃“大水漫灌”的思维,转向“精准滴灌”,引导各地区依据自身条件,找准定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
原稿点击>>
经济时评:“一区一策”多元特色,才是高质量发展正道-重庆日报
5月19日到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调研。他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优势合理比重。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作为经济大省,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2025-05-23 13:53:005月19日,自治区副主席、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薛斌到六师五家渠市,深入调研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和团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薛斌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兵团党委要求,加压奋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薛斌实地察看兵团准东产业园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听取园区整体建设情况等汇报
2025-05-21 12:44:00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在中小学教室,万物互联的科创产品为学生打开新世界之门;创客实验室内,沉浸式科技体验活动如火如荼;科技展厅,丰富多彩的智慧化教育成果亮眼……走进重庆高新区校园里,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科学教育的身影。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作为首批全国中
2025-05-21 11:02:00原标题:聚焦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等产业云南实施六大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的决定》要求,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
2025-05-20 14:31:00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吉林以一场旅游线路研发活动,吹响了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角。5月11日至13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161名来自省市县三级文化和旅游系统及旅行社的专业力量齐聚长春,历时3天构建起2711条纵横交织的旅游线路网络。这场大规模的线路迭代升级,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
2025-05-17 13:41:00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AMD 在 2025 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布了新一代 Radeon RX 9060 XT 显卡,提供 8GB 或 16GB 两种显存版本,国行定价 2499 元起。由于低配版 RX 9060 XT 仅有 8GB 显存,在 2025 年的今天引发了网友的不满。对此,AMD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航携手红十字会架起“空中生命通道”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撑不住!耐克涨价,阿迪达斯和彪马或跟进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云南老山茶“国际茶日”走进联合国总部